組織行為學告訴我們,在一項投資已經損失或者處於不利地位後,人們往往願意去承擔更大的風險。這與prospect theory也是一致的。這一理論是由Kahneman和Tuerskey在1979年提出的,也是Kahneman獲得諾貝爾獎的主要理論貢獻。該理論認為:人在面臨獲得的時候是規避風險的,而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趨向風險的。
在金融領域,這一特點也很明顯。很多銀行的信貸部門往往在初筆貸款無法按時收回時,願意繼續貸款給不良資信的企業,以期該企業能奇蹟般地扭虧為盈,償還所有債務。不過,殘酷的現實常常會給我們上一課:escalation of commitment往往會導致更大的損失和更不利的境遇。
期貨投資交易往往也會犯同樣的錯誤。我們喜歡看著自己帳戶中獲利的資產數字節節攀升,一旦帳戶處於虧損,就會忘記風控的規範,而一股腦地投入到與市場的廝殺博弈中,期待扳回一局。現實狀況往往是:因為過去的錯誤創造了更大的錯誤,因為已有的損失擴大了損失的規模。於是懊惱與悔恨夾雜,卻不知道究竟犯了什麼錯。這就是錨定效應與人性弱點在錯綜複雜的交匯與相互發酵的化學反應下所產生的戲劇化結果:不斷犯錯。
不僅是帳戶盈虧,手裡的資金也會影響我們對商品價格走勢的判斷。如果你手裡握有多單,你會近乎本能地去尋找那些利多的因素,反之,如果你手裡握有空單,你則會放大那些負面信息對市場所帶來的影響。這時候不是客觀信息在形成你的決策,而是你的潛意識在指導你的行為,讓接收信息的系統本能地抵制某些與你主觀判斷相反的信息或縮小你對他們影響力的判斷。
如何來解決錨定效應所帶來的判斷失準以及避免重複犯錯的不理性行為呢?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嚴格執行停損;二是風控者與交易者分離;三是組織團隊客觀統計和評估數據,排除沉沒成本(Sunk Cost:已經發生且不可收回的成本)的影響。
錨定效應之所以能讓我們重複犯錯或者犧牲更多的資源,主要是因為我們的自我辯護,對於沉沒成本的忽略和不願頂著失敗者的名字。然而,我們都知道這個市場沒有永遠的贏家。所謂的贏家也不過是市場給予機會的時候,比你做得好一些,市場不給機會的時候,比你虧損得少一些。換句話說,就是犯的錯誤少一些。
克服錨定效應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應該是人的意識和心態,如果真的能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看淡成敗得失而回歸交易本身,我想這個“錨”拴得就不會那麼緊了。其實講的簡單但是知易行難,唯有能做到的人才能生存在投資市場成為佼佼者!不是嗎?